除了日式教養不一樣 相關商品及價格也一並整理成資料,提供給大家參考~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、開箱文、試用文、評鑑文、推薦文、是否便宜、優缺點等資訊.google找一下有些人再熱烈討論日式教養不一樣.日式教養不一樣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.當今網購市場很競爭,各大購物網為求好業績無所不用其極,殺價毫不手軟。 |
![日式教養不一樣 日式教養不一樣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m2.book.com.tw/image/getImage?i=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img/001/065/42/0010654223.jpg&v=54522f4a&w=348&h=348) |
售價:270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addons.books.com.tw/G/books2006/images/cart01.gif)
|
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,日式教養不一樣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.最近有些網友在問日式教養不一樣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?網路價格隨時會調整,請以原網購平台資料為準!到實際到銷售的EC去看,價格就有機會再便宜一些! |
|
內容簡介 台日混血兒媽媽的掙扎和困惑,到底哪一國的說法比較適合孩子? 作者實際住在日本的育兒經驗 幼兒、小學的現場教育經驗 輕鬆、實用,讀起來沒有壓力 日本奶奶、日本爸爸和台灣媽媽,台日兩國教養方式大不同,到底哪一個比較好? 結婚之前,我在東京的外商廣告公司工作了快十年,對於日本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我先生出生在北海道,大學研究所在京都大學,工作在東京近郊,接觸過日本各地的風土民情,因此我一廂情願地相信他的觀念應該很正確,想法中肯,不會有偏頗。而我婆婆是大學的經濟和家政老師,對育兒教養和保健衛生有專業性的見解和醫療級的標準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嫁給我的日本先生時,我憧憬著生下像金城武那麼帥的混血兒;也自信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,但生了寶寶之後,這才面臨到所謂的文化衝擊,我不斷在掙扎與困惑,到底哪一國的說法才對? 經過許多事件的衝擊,我發現,日本爸爸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有禮貌又獨立,而台灣媽媽讓孩子開朗又有自己的想法,綜合台日的教養優點,真是最好的方法了! 接近零下的嚴冬,小嬰兒不用穿襪子?下雪的冬天,上學還穿短褲? 因為日本人教養的基本觀念,小朋友是「風の子」,應該是不怕風,不怕雨的。 寶寶發燒不用吃藥,還可以泡澡?我這個做媽媽的,可是擔心孩子燒到頭殼壞去擔心得徹夜未眠。日本爸爸竟然認為小孩子發燒沒關係,這是身體在跟細菌在對抗,戰勝了之後,免疫力會更提升。 日本阿嬤竟然把她的小金孫放在黑色的沙坑中,說玩沙可以觸覺刺激腦部?天啊!我快昏倒了,一把抱起我的寶貝兒子飛奔回家,把他從頭刷洗到腳。 二個月的然然,小小的身子還軟趴趴的,我還得上網查「如何洗寶寶比較不會掉下去」時,日本爸爸就說要和他一起泡澡?因為日本人認為和小寶寶一起泡澡,可以藉由肌膚親近的觸覺,傳遞溫暖和愛,讓小寶寶覺得很幸福。 而住在北海道的婆婆,還有8分鐘理論,意思就是洗澡時間不能超過8分鐘,否則就容易感冒。讓本來就已經不太會幫寶寶洗澡我,真是備受壓力啊! 慈祥的日本歐記醬不停囑咐,開始上小學唯一要做的事,就是早睡早起。每天吃完早餐去學校。書不用念沒關係,晚上8點就睡比較好。 是這樣嗎?那為什麼只要孩子喜歡的書,爸爸就會無止盡的買;他的說法是,大量閱讀可以提升寫作能力。在日本寫作能力是升學的關鍵,也就是說攸關兩個兒子的前途。 然然上小學之後,我擔心他7點吃早餐,到中午12點半才吃午餐,會肚子餓。日本爸爸竟然冷血地說,「那就忍耐吧,這才是男子漢。」名人推薦 慶玉工作上表現優異,不僅對日本文化了解透徹,對於生活習慣也非常熟悉融入,跟真的日本人沒兩樣。最令人佩服的是,能夠精準地比較兩國教養的不同,再犀利地分析。──日本作家、教育局督學 茂在哲司 在這全球化及地球村的時代裡,每個孩子將來勢必要跟來自全世界的孩子共處,因此,我們的確有必要了解別的國家是以何種方法在陪伴孩子,這本《日式教養不一樣》非常詳實清楚又生動的內容,是我們學習與參考的好書。──親子作家 李偉文 我也是看著悅然和悅生長大的,並在他們偶爾身體不適的時候提供一些協助。基本上,他們是身體健康及發育發展良好的孩子,聰明活潑極富好奇心,學習能力很強,與人相處有禮貌卻不失熱情,也有自制力,是很多父母心中都想要有的那種孩子。──小兒科醫師 林玠模 以生動有趣的筆觸,帶領讀者認識日本育兒文化,有些觀念頗值得台灣媽媽參考。──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劉惠青詳細資料ISBN:9789861219707 叢書系列:VIEWPOINT 規格:平裝 / 272頁 / 15 X 21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本書分類:親子教養> 生活教養  內容連載冬天不穿襪子 我家的然然哥哥在二月出生,在日本是接近零下的寒冬,對於從小生長在四季如春的台灣媽媽我來說,是一大挑戰。小嬰兒時被我包得一層又一層,圓滾滾的像球一樣,掉下去應該也不會痛。我出生在北海道的先生看到不敢直接說,就趁我不注意時,「來,把拔抱抱。」趁機脫掉一件衣服,不然就裝作若無其事地把小手套拿起來,或是不動聲色地幫然然脫掉一隻襪子。 我發現時非常生氣,接近零下的嚴冬,一定會感冒的,到時怎麼辦?怎麼可以自己不覺得冷,就把小嬰兒的襪子脫掉。 我先生委婉客氣地說,給予嬰兒溫度上適當的刺激,可以提高身體調節溫度的功能。我請教在日本小兒科當護士的小祝太太,真的是這樣嗎?她解釋:第一,小嬰兒的腳是散熱的地方,假如把熱氣包起來,身體會因為濕氣反而會變冷,極端的例子還有被凍傷的。 第二,足部是人的第二個心臟,末梢神經感覺敏銳的地方,刺激腳底也會刺激到腦部。這個理由對於深信腳底按摩的我,非常有說服力。 第三,穿襪子也可能會影響到腳趾頭的動作,甚至連帶到腿部的發展。但是外出時,還是要穿襪子來保暖。不過,不可以太小太緊,以免影響到腳的形狀。 我恍然大悟,在美國看到娃娃車裡的小寶寶,常看到他們穿著可愛的「小腿護襪」,像芭蕾舞者套在鞋上方那種襪套。歐美品牌像GAP的嬰幼兒童裝常常有賣,原本以為只是穿漂亮好看的,想不到這是個讓小寶寶不穿襪子,但又可以保暖的折衷好辦法。難怪我嫁給美國人的同學ALYSSA跟我說,很多美國寶寶都只穿LEG WARMER(襪套),尤其她生的是雙胞胎,換尿布時超方便的,比起小長褲穿穿脫脫,既簡單又不怕換尿布耗時太久,寶寶容易著涼。 我雖然對不穿襪子這件事比較不排斥了,知道好處多多,可是究竟還是狠不下心。直到送然然哥哥去上幼稚園,我親眼證實,果然每個小朋友都是光腳丫,才真正被說服。日本冬天早上將近0度,然然哥哥一進門,脫完鞋子之後,掛好大衣外套時,園長老師們便請他脫掉襪子。木頭地板一塵不染,早晨的陽光透過斜上方一大排的玻璃屋頂,投射到這一群光著腳丫,健康活蹦亂跳的孩子身上,大家開心地在寬敞開放的大長廊玩遊戲。看完整內容連載 |
詳細商品說明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zbb7w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